妈妈独自带孩子旅游(妈妈带孩子旅行的文案)

1、妈妈带孩子旅行的文案

徒步荒凉的戈壁,躲过夺命的巨浪,攀爬危险的雪山,去和原始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动物说你好……陆春带着儿子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探险。

最危险的一次,她和小锟差点被海浪卷进海里。那是2016年,陆春带着4岁的小锟去冰岛追极光。到黑沙滩的时候,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陆春准备绕过去。

“妈妈,我们别去石头后面了”。也许小孩对危险天生的直觉,小锟脱口而出。不过,陆春没听,带着小锟绕过石头。走过去之后,发现石头后面不是海滩,而是一个山洞。

2、妈妈带孩子自驾游

刚走过去,海浪就已经上来了,向陆春和小锟迎面拍来,根本来不及躲避。那还是寒冬腊月,陆春的帽子当场被海浪卷走。

幸运的是,由于脚程慢,陆春和小锟没有走到山洞的太里面,海浪冲向他们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如果再往前走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返回维克镇所居住的民宿,跟老板说起这段经历。老板说,你们能回来太幸运了,这边的海浪看起来离你很远,但是后劲非常强,整个维克镇没多少人,但当地的政府每年都会组织他们打捞被海浪卷走的尸体。

3、妈妈独自带孩子旅游的地方

2017年,5岁的小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独自登上60米高的风景台,最后不少大人都为他鼓掌,但是至今想起来都令陆春后怕。

文莱乌鲁木国家森林公园有一个观景台,想要 “一览众山小”,先要登上60米高台阶。

登观景台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上观景台的“阶梯”是一节一节钢管组成的梯子,每一节只能容身一人,“阶梯”之间的空隙很大,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想上观景台必须自己一步一步爬,万一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4、妈妈独自带孩子旅游的说说

很多成年人都在观景台下仰望之后,驻足犹豫,如果因此返回,没有人会嘲笑你。

陆春本来想带小锟上观景台打卡,来到天梯脚下,陆春抬头仰望之后开始打退堂鼓,准备撤离。

刚爬几层时,陆春和儿子打商量,要不咱不爬了,这太危险了。但是倔强的小锟坚持要上去看看,一步也不退缩。

5、妈妈独自带娃旅游

随着小锟成功登顶,陆春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了。原以为下去很容易,不料过了一架吊桥后,仍然要原路爬下去,此时后悔也没辙了。

“他当时坚定的眼神告诉我,这件事情他可以完成”,陆春说,“后来我发现他攀登每一节台阶的时候,他的手都抓得非常紧,他的脚每一步都迈得非常谨慎。但是如果你说,你现在让我再到那个地方,如果回到当时那个情景,我肯定不会同意。实在是太危险了。

其实这次亲子旅行并不在计划之中,当时小锟一家从北京自驾到山东,路上每到一个地方,小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路上都很兴奋,小脑袋不停地东看西看,应接不暇。

6、妈妈带孩子自驾游

就是这样的一次契机,陆春意识到要多带孩子出门看看,和这个新奇的世界发生连接。

小锟3岁的时候,陆春带他爬黄山。当时很多人都建议坐缆车,或者就体验一下,毕竟才三岁,很多三岁大的孩子香山都爬不上去。

攀登过程中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一个3岁的孩子还不算太重,但一路抱着爬黄山是不现实的。

7、妈妈独自带孩子旅游的地方

陆春说:“小锟的体力我最清楚,也是基于这样的了解,我们才敢带他去爬黄山”。

爬山过程中,陆春带着小锟边玩边走,不着急赶进度,喊累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直到小锟觉得可以走了再继续爬。如果小锟要求抱,就继续休息。

“哪怕这一次不能到达山顶,也没有关系” 陆春说,“只要小锟能够独立爬山就是成功”

8、妈妈独自带孩子旅游的说说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也不知道中间到底休息了多少次,最终,陆春带着3岁的小锟登上了黄山。

陆春认为,亲子旅行一定要按照孩子的节奏来,而不是家长的节奏。每到稍远一点的地方,他们都会住上4、5天,慢慢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去泰国的时候,跟团的游客骑大象只有半个小时,陆春夫妇俩却带着小锟骑了2个小时,越骑越有趣,最后小锟看到大象的腿抬起来,开怀大笑。

让孩子以自己的节奏探索这个世界,小锟也比其他同龄孩子更独立,更加能了解、掌握自己的能力边界。

9、妈妈独自带娃旅游

平时去公园玩挑战性的项目时,陆春经常会问小锟:“我们马上到3层了,你要不要上去?”

小锟会自己衡量:“妈妈我觉得3层太危险了,我不想去,我到2层就可以了。”

陆春会尊重小锟的意见。在多次的旅行经历后,小锟的独立判断能力一点一点地培养了出来,所以才有了登上60米观景台的经历。

10、妈妈带孩子旅行的文案

3岁之后,爸爸忙于工作,基本上是陆春一个人带孩子“闯”世界。

每次旅行小锟都受益匪浅,行走就是孩子的老师,这样的认识在陆春心里越来越清晰。由此,陆春更坚定了以旅行的方式锻炼儿子,让他在亲历世界精彩的过程中自我成长。

旅行之前,目的地的选择并不是妈妈一个人说了算,小锟的意见很重要,甚至整个旅行计划的制订都要考虑到他的建议,让小锟变成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