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旅游

阳东珍珠湾攻略(阳东珍珠湾攻略一日游)

1、阳东珍珠湾住宿攻略

广东省 阳江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262.07万人。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成为新建的阳江地级市, 阳江市位于南海之滨,广东西南部,海洋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陵岛、以“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为代表的阳春山水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

阳江市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 ”、“中国刀剪之都”、“中国风筝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蚝都”、“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荣誉。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第四大海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海陵岛陆地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 ,其中主岛面积105平方公里,区域岸线104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海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有可供开发的土地58平方公里。

2、阳江东珍珠湾

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现辖闸坡镇,岛上有5个居民社区、19个村委会、132条自然村,户籍人口近9.8万人。

海陵岛从2005年起到2007年连续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 , 2015年10月8号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中国十大宝岛之一。岛上有: 有十里银滩、大角湾等景区、闸坡渔港、南海一号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等。

十里银滩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风光毓秀,粗犷壮阔,与石角滩接合成螺线型,占地总面积6000亩,三面环山,总长9.5公里,海岸线长达16.5公里,拥有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的十里银滩、我国最大的仿宋建筑群—宋城、民族别墅、银海山庄等景点。近年来,被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南海一号、也在十里银滩风景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民众展现。

3、阳东珍珠湾要门票吗

闸坡渔港是全国著名渔港,港口三面环山,港池面积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1米,最深3.4米,可同时停泊船只2000余艘。渔港按水产品深加工、渔船维修、水产品交易、商业服务和休闲渔业五大功能规划建设,是广东省东南沿海船舶补给的重要中转站。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从泉州港驶出 ,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此后试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4、阳东珍珠湾旅游攻略

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上榜 。2022年8月,入选广东省十大文旅数字化应用案例。

位于阳江阳春市北部河朗镇境内,洞分四层,总高度达一百七十七米,长三百零四米,总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洞底有一条四百多米长的岩底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溶洞地质遗迹之一,素有“南国第一洞府”之称,是广东省颁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之一。

5、阳东区珍珠湾景区

阳春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范围,就在凌霄岩与春湾一带。而在地质公园的外围,还有大量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这个单独耸立在稻田中的石峰叫独石仔,1960年,广东省文物工作者曾在独石仔的溶洞中,发现了大量史前文物遗存,特别是出土了一颗人类牙齿,证明独石仔远在一万四千多年前,曾是远古人类的居住场所。

崆峒岩,春城西郊的一座山峰,山上有一个东西贯通的溶洞。早在北宋年间,溶洞就曾有僧人、道人常年居住,洞中现在还存有那个时期的古老建筑。洞中的石壁上,刻满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题词。其实,阳春最早的摩崖石刻还是在春湾。

通真岩原为铜石岩、德惠寺,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县,建于隋代,历史悠久,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阳东珍珠湾住宿攻略

通真岩又名“刘三妹歌台”,相传唐景隆年间,广西贵县刘三姐与祖父自广西传歌至此,得道升仙,故此地又叫“通真岩”。通真岩上保有众多古人题词及摩岩石刻,包括宋真宗御赐的“通真”二字,并且在观岩壁上保存有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广东转运使祖无择题名、广东转运副使许彦先题诗及明清文人的摩岩石刻20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宋熙宁二年正月初一,周敦颐在当地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游赏了通真岩、崆峒岩,先游通真岩,游毕即在岩壁上题写了“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正月一日游”的石刻,后游崆峒岩,游毕即欣然写下了七律《按部至春州》一诗。如下:《按部至春州》诗:

阳江有七所书院,人们印象较深的有阳江的濂溪书院和阳春的瑞云书院。据2000年版《广东省志·教育志》载,“广东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没落于清末。”阳江市的七所书院,其中江城区三所,阳西县一所,阳春市三所。1996年版的《阳春县志》载:“阳春有了书院,举人、进士大增,清代科名之盛,在肇庆府中,仅次于高要。”由此可见书院对造就人才,也起过一定作用。

7、阳江东珍珠湾

周敦颐巡视阳春期间,不畏艰险,走访民情,打击豪强,平反冤狱,厥功甚伟。据《阳江县志》记载:“(周敦颐)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行部岭西春、恩之间,狱多平反。”由此可见周敦颐在西巡路上的做事风格与口碑。熙宁四年前后,周敦颐调离广东,“恩人(阳江人)感之,立祠以祀”。溪祠在江城城隍庙右边,供有周敦颐塑像;清康熙十三年,本城人集资买下城隍庙右边地块,改建濂溪书院,中设周敦颐塑像。

宋南恩州(今属阳江)人为纪念周敦颐于州城北建濂溪祠,亦称濂溪书院。元末废。明嘉靖十一年(1532)提学魏校令知县熊茂毁真武堂改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邑人捐资购城隍庙右地扩建。中座设祠祀周敦颐(濂溪)、宋胡铨(澹庵)等。乾隆十一年(1746)迁三贤像于后座,以中座为讲堂。后岁久失修,田租所入仅银数十两,不敷延师掌教之费,只能每月定期会课于学署。

嘉庆十四年(1809)知县陶然倡捐筹银2000两重修。然膏火费无着,又劝邑绅赞助。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县朱廷桂重修,于院后建奎星楼。光绪二十五年(1899)同知田明曜拨罚款1000两发商生息,充正副课诸生膏火。旋废。

8、阳东珍珠湾要门票吗

光绪三十一年同知许南英改为师范传习所,三十二年停办,改为初等小学堂。三十四年改为初级师范简易馆。宣统二年(1910)停办。

中共阳江特别支部成立地旧址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原称“濂溪书院”。民国时期为濂溪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江城第八小学,现在为江城区文化馆等所在地,可惜书院不复存在。

位于阳春市八甲镇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中。瀑布垂直落差达255米,犹如一匹长长的白练,飘挂在高山林海当中。这一落差,比贵州黄果树瀑布还要高。从上往下数,飞泻而下的瀑布,迭叠成了13个层次,因此被称为“十三迭”。瀑布泻下的深潭叫响水潭,传说响水潭在晴天时突然发出一种响声,则即将放晴。清朝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春州十三迭瀑布,为天下飞泉之冠。”又说:“白猴不敢潭边饮,镇日雷轰隔岭闻。”未见瀑布先闻水声,已感凉风习习,心旷神怡。

9、阳东珍珠湾旅游攻略

位于阳春市春湾镇春湾风景区内,春湾石林,又名“莲花洞石林”,位于阳春市春湾镇春湾风景区内,占地200多亩,山上有马头峰、骆驼峰、莲蓬峰、蛤蚧石、观音拜月石、仙人过坳石、百页剑门等怪石。从百页剑门进入石林中,石峰奇突,景象万千。有似“童子拜观音”、“猛狮过岭”、仰天嗥叫的野狼像等石头。

春湾石林位于阳春市,距龙宫岩600米,是一大片石林,由"百页剑门"、"马头峰"等6座石山峰峦组成,最壮观的是石剑峰(也叫百页剑门),如刀枪剑戟,挺拔陡峭、直插云天。

著名诗人韦丘吟为"万把青铜剑,锋芒指夜天,将军何处去,战马系槽前",广为传诵。春湾风景区还有"通真岩"、"慈云岩"、"通天蜡烛"、春湾公园等景点。

10、阳东区珍珠湾景区

珍珠湾位于国家中心渔港广东阳江东平渔港西侧。从沿海高速公路转良东公路可到达,距阳江市区40公里。属于天然的海滨浴场。1992年建成向社会开放。三面环山,山上有十万亩松树和相思树和月交林。沙滩后是一块3平方公里的腹地,珍珠湾周围还拥有多处奇景古迹,最著名的景观有“八绝”:如鸳鸯石、仙人井、望海亭、葛洲帆影、龙女佛光、万人坟、妈祖庙、十里海堤。旁边“葛洲帆影”是阳江八景之一。

珍珠湾西侧玉豚山海滨公园,正是根据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兴建,是融合了历史文化与地方风情的海滨公园。公园主要分为六大景区:渔女广场、荷花广场、云梯景观、环岛观光景观、奇石览胜区及观海垂钓区。其中,位于渔女广场,仿唐风格,高30米的“珍珠渔女”塑像为中心景点。珍珠渔女平台是东平镇观景的最佳位置之一,大雄宝殿将于2013年底落成,计划整个寺庙于2015年全部建造完毕。

8. 大澳渔村 是一个古老的渔港,位于阳东县东平镇东南,史称“六澳之首”,中国古代南“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港口驿站。明清大澳鼎盛时期,这里的店铺达数十间,热闹非常,繁华富庶的景象胜似都市,与广州“十三行”并称“十三行尾”。大澳现存古迹有大澳商会会馆、银库、门楼和街道、万人坟古墓等等,后期陆续修建渔家风情博物馆、观音庙等等,是我省唯一保存下来保持着原始渔家小屋风貌的渔村,广东最美乡村之一是现今“阳江十景”之一。